公寓,即英文flat或apartment,是城市化特有的現象,城市人主要的居住模式,最早出現在華人社會的是上海和香港。而本文想要說的公寓,是法租界的靜安區,五至十層左右帶升降機的時髦西式公寓,再縮小範圍至某一公寓的話,就要說愛丁頓公寓(現稱常德公窩),張愛玲離家出走後,自立、以寫作謀生、成名、成為了自己的地方。
張愛玲寫道:「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。風如果不朝這邊吹的話,高樓上的雨倒是可愛的。有一天,下了一黃皆的雨,出去的時候忘了關窗戶,回來一開門,一房的風聲雨味,放眼望出去,是碧藍的瀟瀟的夜,遠處略有淡燈搖曳,多數的人家還沒點燈。
常常覺得不可解,街道上的喧聲,六樓上聽得分外清楚,彷彿就在耳根底下,正如一個人年紀越高,距離童年漸漸遠了,小時的瑣屑的回憶反而漸漸親切明晰起來。」-《公寓生活記趣》
有一點林語堂寫理想居室的意味,典型中國文人詩化生活。除了在字裏行間感受,也可以實地考察呀,上海除了有歷史古蹟、越劇、美食、法租界、復興公園、豫園⋯⋯還有張愛玲,所以我就去了。
上一篇文章說過了張家大宅,她18歳離家後,短暫投奔母親和美國人男朋友的家,公寓生活第一次出現在她的生命裏,那是武定西路1375號開納公寓,當時最有氣派的公寓,只是住了一小段時間,這裏是她母親白立的地方,作為傳奇的張愛玲,自會有另一個自立的天地。來了這邊觀光的人,一定也要順道去聖瑪莉亞女中(現稱上海市三女中),就在江蘇路155號,走武西路走到底轉左,到達她渡過六年少女時代的中學,也包括宋氏三姊妹。
那麼張愛玲橫空出世,成為了自己的時期所住的公寓,就是和姑媽同住的愛丁頓公寓(現稱常德公寓),也就是她最出名的公寓,1942至1948年間,在這裏創作出《金鎖記》、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、《傾城之戀》、《封鎖》、《沉香屑—第一爐香》等多部作品!平時不輕易見人,就喜歡整天宅在家寫作,不論以前還是現在,也是輕慢不得,不能參觀。看到網上說到不少人強行上去5樓65室外圍遊走,可是會被看更鬧。
終於來到踏足此處的這一天,一個又冷又下雨的午後,還一道誤入旁邊的酒店迷茫了一回,才嚇然發現傳說中的愛丁頓公寓就在旁邊,外牆醒目的啡白橫條設計,真實比網上相片漂亮光鮮多了,附近一帶亦十分開揚明亮,不像張家大宅那種「沈下去」的感覺,連門外牌子也特別精緻,大堂玻璃門貼着「私人住宅,謝絶參觀」,我就痴漢般隔著玻璃打量這張愛玲天天出入的門囗,典型殖民地初期建築內部,好有親切感。
雖故居不能進入,幸好地下有一張迷開設的書店咖啡館,驚喜地比網上照片好看多了(究竟現在的人拍攝技巧是怎樣了⋯⋯),裝修陳設造型古典,黃光下一派橙橙黃黃啡啡的色調,客人不多,全都很寧靜,一是自己看書,一是在手提電腦上用功,有的知己幾人輕聲聊天,如此文藝氣息下,還在播我最愛的Keren Ann早期歌曲,捧住薑茶感到非常治癒和幸福,沒有白來,淋雨也值得。
優雅的店裏除了有茶有咖啡,也有賣書,以張愛玲及其相關書籍佔三分一,唯一可惜是沒找到紀念品,通常這樣的地方必有一系列紀念品在賣吧,竟然沒有,連最容易/普通的印章也沒有,有印章的話至少每個慕名而來的人,也會立即買上幾本。
至於蛋糕,這裏也有,但要食到張愛玲喜歡的那種,卻不在這邊食,下一篇再說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